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灌注即再灌注是临床上挽救缺血心肌的最有效措施,但再灌注会引起严重的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预适应(IP)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的坏死与心肌功能障碍.本文通过临床研究,分析探讨IP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及患者预后,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入院的初发AMI患者222例,分为IP组120例及非IP组102例.2组患者皆给予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 ml,于30 min内静脉滴入,6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12 h一次,连用7d.其他药物据情况而定,比较2组患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再通率及再通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和近期病死率.计量资料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数据用百分比表示.结果 IP组CK-MB、CTnT峰值比非IP组低[(112 ±89) U/L,(2.5±1.7)ng/ml vs.(138 ±93) U/L,(3.4±2.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比非IP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高[(51.2±12.4)% vs.(43.7±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非IP组高[85.0% (102/120) vs.65.7%(67/102)]及再通时间皆比非IP组短[(4.12±1.38) hvs.(5.01±1.2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及病死率方面,IP组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较非IP组低(P<0.05).结论 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的AMI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无心肌缺血预适应者更优,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心肌梗死、尿激酶
13
R544.22(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100
2015-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