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1700.2015.02.013
基于生育期划分的芦苇蒸散量气候学计算与分析
芦苇是一种典型的湿地挺水植物,为了研究芦苇各生长阶段的蒸散耗水规律变化,根据2012年和2013年在石佛寺人工湿地进行的芦苇观测试验,采用有序聚类样本法,结合实际观测资料划分湿地内主要挺水植物芦苇的生育期,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及单作物系数法计算2013年芦苇全生育期的实际蒸散量,并应用偏相关法分析了影响芦苇湿地实际蒸散量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芦苇划分为4个生育阶段,分别为初始期(4月20日~5月10日)、生长期(5月11~6月7日)、稳定期(6月8日~9月13日)和枯萎期(9月14日~10月18日);芦苇湿地全生育期单位面积上的累积蒸散量为684.51 mm,4个生育阶段的蒸散强度呈先递增后下降趋势,其中稳定期蒸散强度最大为4.37mm· d-1,4个生育阶段的蒸散量亦明显大于自由水面蒸发量,说明芦苇的存在增加了湿地水分的扩散;不同气象因子对各生育阶段的实际蒸散量影响程度不同,太阳辐射和风速是影响石佛寺芦苇湿地实际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因子,相对湿度和气温影响作用相对较小,而实际水汽压对实际蒸散量的影响甚微,说明了湿地水分的扩散与气象因子的作用息息相关.
石佛寺人工湿地、芦苇、生育期划分、Penman-Monteith公式、实际蒸散量
46
S161.4(农业气象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41471225;辽宁省水利科技指导性计划项目2011137-12
2015-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