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岩心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致密砂岩自发渗吸模拟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6-1693.2020.04.040

基于数字岩心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致密砂岩自发渗吸模拟研究

引用
自发渗吸广泛存在于低渗—致密油藏的水力压裂与注水开发过程中,受岩石微观结构、流体特性及边界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精确刻画自发渗吸规律是有效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关键基础问题之一.为研究致密油藏微观孔隙结构及岩石润湿性对自发渗吸的影响机制,本文针对胜利油田樊154区块致密砂岩样品,应用CT扫描技术建立微观孔隙结构的数字岩心模型,利用格子Boltzmann多相流模型开展孔隙尺度自发渗吸模拟,分析三种典型孔隙结构特征及不同润湿条件影响下的渗吸前缘演化和采出程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隙片状发育且连通性较好的结构中渗吸速率快且非润湿流体主要以"卡断"形式捕集,最终采出程度高,孔隙尺寸细小且连通性较好的结构内渗吸速率稳定,无较大波动,渗吸现象持续时间长,非润湿流体可以通过"绕流"和"卡断"方式捕集,最终采出程度一般,形态特征以片状发育但连通性较差的结构中渗吸速率波动显著,非润湿流体主要以"卡断"方式捕集,最终采出程度低;不同润湿性影响两相流体前缘的演化规律,润湿角越小,润湿流体优先侵入孔隙角隅,两相界面杂乱、分散,主终端液面滞后明显,渗吸前缘后非润湿相滞留明显,而润湿角越大,角流现象减少,渗吸前缘形态规则,但渗吸速率减慢,渗吸程度低;渗吸前期的逆向渗吸在强润湿条件下,发生程度高且位置多,同时后期的顺向渗吸过程中,润湿性越强,渗吸作用越明显,渗吸速率越快,最终采出程度越高.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致密油藏压裂开发中自发渗吸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数字岩心、致密砂岩、自发渗吸、格子Boltzmann、润湿性

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致密油开发示范工程"2017ZX05072005

2021-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58-46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石油科学通报

10-1405/TE

5

2020,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