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698/PED.2017.05.12

CO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

引用
基于非达西渗流理论,考虑原油黏度、油相及CO2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CO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渗流数学模型,用传质-扩散-吸附方程求解混相波及区内CO2浓度的分布,用特征线法求解非混相波及区内饱和度方程,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2混相与非混相共同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以F142和G89两个区块为例,进行极限井距计算,结果表明:①极限井距随注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注气速度的增大而减小;②纯CO2渗流区长度对极限井距的贡献最大,CO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及非混相波及区长度对极限井距的贡献居中,纯油区的贡献最小,注气速度越大,纯CO2渗流区与CO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及非混相波及区长度差距越小,随着注气速度减小,差距越来越大,此规律表现得更加显著;③混相波及区与非混相波及区的压力下降梯度有着显著的差异,混相波及区中CO2-原油有效传质区域的压力下降梯度比非混相波及区大.

特低渗透油藏、混相驱、非混相驱、极限井距、启动压力梯度

44

TE34(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652015142

2017-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71-77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石油勘探与开发

1000-0747

11-2360/TE

44

2017,44(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