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貌与不整合动态结合预测风化壳岩溶储集层分布——以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灯影组为例
基于对不整合类型、分布的研究,结合震旦系灯影组沉积末期古隆起构造形态恢复,揭示四川盆地乐山一龙女寺古隆起寒武纪与震旦纪沉积间断期岩溶古地貌和岩溶水动力场的演变,以动态、有效地预测灯影组风化壳岩溶储集层.古构造恢复显示,寒武系与震旦系沉积间断期,威远一仁寿一线以西凸起构造持续发育,形成同向削蚀-超覆型不整合;而以东古构造高部位则由资中一营山一线以东向其西发生迁移,形成反向削蚀-超覆不整合.在此基础上,分析古地貌变化导致的古岩溶水动力场变化,明确不同岩溶地貌的溶蚀方式和岩溶强度,认为合川一大足、蓬安—广安—安岳—内江和仁寿以北一带溶蚀强度较大,发育多套溶蚀层,岩溶储集层最为发育;大足—潼南—合川一带具较强的溶蚀强度,岩溶储集层较发育;威远—乐至—西充—仪陇以西南北两端具一定的溶蚀作用,岩溶储集层较发育,而中部溶蚀强度相对较弱,岩溶储集层发育相对较差.
风化壳岩溶储集层、岩溶古地貌、不整合、岩溶水动力场、灯影组、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40
TE122.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0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091
2014-0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7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