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cn211501-20230302-00518
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的制订与应用
目的:制订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首先系统检索并汇总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最佳证据,采用专家函询法并结合临床实践最终制订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并将该流程应用于临床。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的住院的早产儿82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喂养管理。2022年4—9月住院的早产儿86例为观察组,遵循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给予喂养管理。比较2组早产儿喂养效率、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胃管留置日数、住院时间及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分别为0.863和0.875,专家意见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56和0.202,显著性检验均
P<0.05。观察组全经口喂养率为59.84%(5 256/8 784),混合喂养率为12.26%(1 077/8 784),管饲喂养率为27.90%(2 451/8 784),与对照组的52.20%(4 698/9 000)、14.68%(1 321/9 000)、33.12%(2 981/9 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5.21,
P<0.05)。观察组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胃管留置日数、住院时间分别为(5.14 ± 1.67)、(6.13 ± 1.62)、(12.77 ± 1.37)d,与对照组的(6.22 ± 1.59)、(7.17 ± 1.55)、(13.72 ± 1.72)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4.29、4.26、3.97,均
P<0.05)。观察组呛奶、缺氧及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30%(8/86)、6.98%(6/86)、11.63%(10/86),均低于对照组的23.17%(19/82)、19.51%(16/82)、34.15%(2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99、5.80、12.16,均
P<0.05)。
结论:早产儿基于提示喂养流程的应用,可缩短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促进喂养进程,减少喂养不良导致的并发症,保障早产儿喂养安全。
早产儿、提示、线索、喂养、护理
39
2024-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822-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