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1.05.016
门诊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1998年5月~1999年12月间我院对366例(398只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实施YAG激光手术治疗,对护理工作的特点做以下总结。
1 临床资料
病人来源:366(398只眼)例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门诊(1998年5月~1999年12月间)。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62岁。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时间为1个月~3年。
2 术前准备
2.1 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散瞳后裂隙灯详查后发性白内障情况,必要时行B超和激光视力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
2.2 术前患者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家属细致解释此项技术操作的优点、安全性、操作方法及术中配合注意事项,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对于年龄小的患者要给慈母般爱心,给予适合年龄段的玩具,最大限度地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最大限度地配合。
2.3 激光仪的准备:打开激光开关调整激光能量(治疗能量范围从0.4~2 mj)。从低能量开始,视个体反应而逐渐递增。
3 YAG激光治疗方法
3.1 麻醉与体位:采用新表灵点眼麻醉,患者取坐位并调好适当高度,固定头位,嘱患者在治疗中采用鼻式呼吸,并轻轻咬合上下齿。双眼注视正前方,以避免激光误伤其他部位。
3.2 晶体后囊切开方法:将接触式后囊切开镜表面点上适量角膜保护液(2%甲基纤维素),放置好接触镜,激光瞄准光直接聚焦在后囊上。对于后发性白内障较薄者采用拉链法或十字切开法;人工晶体紧贴后囊者采用门形切开法;较厚的机化膜及晶体皮质残留者可采用环形切开法和中央扩大法。
4 术后处置
4.1 洗眼:充分清洗角膜上的保护液,冲洗结膜囊,保持角膜清洁、透明,以消除异物感。
4.2 术后用药:为了减轻激光手术后炎性反应,术眼常规点皮质类固醇类点眼液,每日4~6次,用1周。对于术后1 h眼压上升5 mmHg以上的患者,术后常规点噻吗心胺点眼液,每日2次,用1周。青光眼病人术后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术后24 h复查眼压。所有术后患者要求1周后复诊。
5 主要并发症
5.1 眼压升高:患者激光治疗后1 h,有个别眼压升高患者,嘱病人用0.5%噻吗心安点眼1周,未见继发性青光眼现象的出现。
5.2 人工晶体后表面损伤:398只眼,激光治疗后有35眼(占8.5%)出现人工晶体后表面小斑,因不在视轴上,故对视力无影响。
5.3 炎症反应:激光后偶见房水闪辉。
6 讨论
6.1 护士熟练掌握YAG功能,正确指导患者接受治疗的体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组8.8%例出现人工晶体后表面小斑,低于国内报道的9.4%[1],笔者认为如果能将激光焦点和能量控制好,摆好患者接受治疗的体位,嘱病人在治疗中用鼻式呼吸并轻轻咬合上下齿,双眼注视正前方,可减少或避免人工晶体损伤。
6.2 术前病人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安全保证。由于该手术是表面麻醉,因此,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解释此项技术操作的优点、安全性、操作方法及术中配合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6.3 护士正确指导患者术后用药,可以降低术后炎症反应,避免术后眼压升高、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正确准时合理用药并定期实施复查是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环节。
门诊、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术中配合、患者、术后用药、人工晶体、眼压升高、手术、病人、青光眼、切开法、后表面、并发症、正确指导、术后炎症反应、视力、年龄、技术操作、后囊
17
R776.1(眼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