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1.02.021
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
@@1997年7月~1999年7月,我科共收治重型脑外伤、脑中风患者180例。其中行气管切开患者42例,现将吸痰时机的判断、吸痰方法的掌握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6例,女6例,年龄8~78岁,平均43岁。其中特重型、重型颅脑外伤28例,高血压脑溢血、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气管切开时间最长2 a(因气管软塌),最短7 d。
2 适时吸痰的依据和方法
2.1 常规湿化气道和稀释痰液。由于气管切开使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加上呼吸运动,易使气道内干燥形成痰痂。术后常规应用生理盐水50 ml加α-糜蛋白酶10U,必要时加上庆大霉素8万U配成稀释液,由微量注射泵将药液持续做气管内滴注,根据病人痰液的性质调整速度,太快易造成呛咳,甚至呼吸困难。如果痰少、且稀,微量注射泵速度:4~8 ml/h;如果痰浓、多,微量注射泵速度调为:8~20 ml/h以保证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同时配合使用雾化吸入2~4次/d。喷雾由气管切开处喷向气管深处。让稀释液以“雾”的形式进入气管,湿化痰液,使痰液充分稀释而被尽快吸出。
2.2 依据听诊确定痰液位置适时吸痰。呼吸道痰液滞留达一定程度,可在病人床旁或胸部听到痰阻声或痰鸣。认真观察呼吸音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是管性呼吸音,当把听诊器置于胸骨上窝或站在病人床旁,如能听到“呼噜”声,表明大量糊状痰液瘀积在上气道,应立即吸痰。
听诊器放置“3~4”胸椎旁,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中并夹杂低调较远可“呋丝”声是分泌物粘稠在支气管内形成薄膜,使管腔变窄,气流通过时产生振动而致。粘痰多存留于下呼吸道,痰鸣音相对固定,痰液不易吸出,可加快气管内滴数,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再结合自下而上拍背,可使粘附在支气管壁上的痰液,通过间接振荡脱落。经纤毛运动使痰液排入大气道。此时在胸骨上窝听到痰阻音即可吸痰。
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痰液、微量注射泵、呼吸音、稀释液、湿化气道、支气管、气管内、原发性脑干损伤、听诊器、气管切开患者、脑外伤、呼吸道、大面积脑梗死、自下而上、中风患者、应用体会、音的变化、胸骨
17
R473.5(护理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