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0.11.022
阻碍护士寻求心理辅导的因素
@@ 中国的护理事业自1888年在福州成立第一所护士学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全国现有护理人员124.6万人,与我国人口相比明显不足.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要走向独立化、社会化和心理化.护士除了要护理只占人口6%的住院病人外,更要为其他94%的社会人群提供保健服务,这就决定了护士超负荷工作状况.再加上护士长期处于超强度应激源的工作环境中,承受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适应角色社会化、多元化的压力,以及"三班倒"扰乱护理人员身体的生物钟节律,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1995年5月7日~5月27日,通过整群抽样调查,长沙市5所综合医院650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分析,结论是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1],护士的心理障碍常表现为躯体化、抑郁和强迫等[2].护士的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个人收入呈负相关;与生活事件、时间紧迫感、无端敌意等因素呈正相关.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角色社会化、紧迫感、生物钟节律、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因素分析、医学模式、一般人群、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人口、健康观念、护理事业
16
R471(护理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