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5572.2013.03.002
PKP治疗不同时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结果比较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不同时期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疗效,从而探讨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随机接受PKP治疗的106例患者,按照骨折至接受PKP时间分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于不同时间点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骨水泥渗漏率确定各组疗效.结果 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组术后24 h 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总渗漏率16.3%,其中亚急性组4.4%,较急性期组的17.6%及慢性期组的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效的微创方法,选择急性期或亚急性期治疗效果更优,尤其是亚急性期骨水泥渗漏率最低.选择慢性期行PKP治疗仍可获得一定远期疗效,但要注意其有着较高的骨水泥渗漏风险.
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19
R683.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3-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