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存胡施克氏孔及遗迹区薄弱的 CT 解剖学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1671.2015.06.006

永存胡施克氏孔及遗迹区薄弱的 CT 解剖学研究

引用
目的:运用 HRCT 对外耳道永存胡施克氏孔及其遗迹区薄弱进行活体形态学研究,为颞颌关节与外耳道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位放射科医师各自分析525例(5岁以上,共1050耳)双侧外耳道的 HRCT 薄层图像,判别有无永存胡施克氏孔及遗迹区薄弱。观察孔或薄弱区的形态、测量大小、内缘与鼓膜的距离。统计分析其发生率、性别差异及形态学测量数据。结果①共146耳有永存胡施克氏孔,发生率为13.91%,男40例,女77例,29例双耳发生。其横断位最大径平均为2.35 mm±1.16 mm(0.6~5.8 mm),矢状位最大径平均为2.09 mm±1.2 mm(0.5~6.2 mm),孔的内缘与鼓膜附着点的距离平均为1.61 mm±2.4 mm(0~10 mm)。②共233耳遗迹区薄弱,发生率为22.19%,男58例,女122例,53例双耳发生。其轴位最大径平均为2.43 mm±0.89 mm(0.8~5.4 mm),矢状位最大径平均为2.08 mm±0.73 mm(0.6~4.3 mm),与鼓膜附着点的距离平均为1.55 mm±1.2 mm(0~9.9 mm)。③137例(占90.73%)永存胡施克氏孔与221例(占94.43%)遗迹区薄弱发生在距鼓膜3 mm 以内区域。结论大样本活体 CT 解剖研究表明外耳道永存胡施克氏孔及其遗迹区薄弱并不少见,二者的大小、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外耳道内侧好发,女性多发。

胡施克氏孔、外耳道、发育、变异、计算机体层成像

R816.1;R814.42(放射医学)

2015-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05-90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实用放射学杂志

1002-1671

61-1107/R

2015,(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