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7.15.012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2010方案单中心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2010方案对单中心APL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9月47例初治APL患儿,男30例,女17例;中位年龄7岁(1.2~14.0岁);低危组11例,中危组20例,高危组1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对比低危组[白细胞(WBC)≤10×109/L,血小板(PLT) >40×109/L]、中危组(WBC≤10×109/L,PLT≤40×109/L)、高危组(WBC> 10×109/L)的临床疗效,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总体生存(OS)率.结果 3组患儿诱导期外周血WBC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096,P=0.00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为68.8%,高危组DIC发生的风险较低、中危组高(x2=8.217,P=0.016).三氧化二砷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心电图异常、肝损害及过敏反应,经对症治疗可好转.高危组血液学缓解(HCR)率为93.7%,HCR时间为(39.3±2.7)d,分子生物学缓解(MCR)时间为(71.0±9.7)d;中危组HCR率为95.0%,HCR时间为(44.6±3.1)d,MCR时间为(80.0±8.2)d;低危组全部缓解,HCR时间为(32.4±2.3)d,MCR时间为(71.5± 12.0)d.3组HCR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2,P=0.034),但H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4,P=0.736),3组MCR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8,P =0.729).高危组5年OS率为(93.3±6.4)%,EFS率为(86.7±8.8)%,低危组和中危组5年OS率及EFS率均为100.0%.结论 单中心应用儿童APL-2010方案危险分层治疗APL患儿,危险度越高,诱导期DIC发生率越高,但最终取得了很高的5年EFS率.远期随访未发现ATO相关的神经系统毒性及第二肿瘤.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儿童、预后
32
R735.2;R587.2;R687.3
2019-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6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