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j.issn.2095-428X.2014.18.010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影响因素及预后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凝血功能的变化、影响因素及评估预后.方法 选择81例PVH-IVH早产儿为观察组,无PVH-IVH 81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D聚体,对可能引起早产儿PVH-IVH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行为神经评分(NBNA)测定初步评估预后.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胎龄(30.9±1.79)周,对照组胎龄(31.36±1.39)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2,P=0.012);观察组APPT、D-D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Logistic分析显示,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体积分数氧、机械通气为高危因素(OR =3.98、1.72、2.99、5.65,P均<0.05).NBNA测定:对照组NBNA总分为(36.51±2.32)分,观察组为(34.28-±3.1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P<0.05).结论 PVH-IVH的发生是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体积分数氧、机械通气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果.尽量预防早产,积极治疗凝血功能异常的早产儿,避免NRDS发生和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可避免PVH-IVH发生.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凝血功能、相关因素、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29
济南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目2010-27
2019-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397-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