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24/j.cnki.mtcm.2019.04.006
基于《黄帝内经》论治汗
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也常作为他病的一种并发症状而出现.汗证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间论述了汗证的形成机理、分类、特点等内容.汗由阴津所化,由阳气蒸腾,经玄府而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汗证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病因病机可分为外邪致汗与内伤致汗;按照出汗时间可分为自汗与盗汗;按照预后时间可分为战汗与绝汗等.后世医家基于此多有发挥和总结,从调和营卫、疏肝补肾、滋肾调阴阳等方面来治疗汗证取得满意效果.《内经》提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理论,认为汗血同源,相互资化,遂足以引起人们对汗证的重视.
汗证、分类、内经
39
R221(中医基础理论)
2019-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