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掸傣土司区域的非中心化政体与联姻政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778X.2020.02.004

明清时期掸傣土司区域的非中心化政体与联姻政治

引用
在东南亚殖民地化之前,掸傣区域“非中心化”边疆政治体制发展的历史表明,明清时期,在王朝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国家通过土司制度和外藩朝贡的实践来实现其“天下”宇宙观的建构,随之在明、清王朝和缅人建立的洞吾、雍籍牙王朝之间的掸傣土司地带逐渐形成了土司之间互相牵制的政治联姻体制.获得明清王朝国家的授权,是土司职权和土司在地方上建立其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在清缅战争之前,就制度而论,土司承袭是国家不断更新其对土司政权合法性授权的关键步骤.在土司承袭的过程中,随同承袭申请,土司衙门还必须向朝廷中央出具宗枝图谱、由邻封土司具署的具结等证明土司父子继嗣的申请证明文件,并通过临近区域的流官知府具文,转交省府核实后送交朝廷.在土司承袭制度的规范之下,土司之间的政治牵制与联姻网络,致使土司政权难以进一步集中,土司之间相互牵制的分散化发展,得到了国家体制的长期保障与规范.因此,掸傣土司之间通过联姻来分享土司政权、并不时互换嫁妆地作为经济补偿的政治文化制度逐渐发展起来,婚姻成为土司结盟来应对利益对立的重要政治手段.于是,作为女婿的土司与作为丈人的土司之间,通过土司的“掌印夫人-出嫁女儿”的联接,在土司之间结成政治结盟的同时,也延续着相互间持续的代际分化.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滇、缅、泰、老边疆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分散性的地方政治体制.至19世纪80年代,由于欧洲殖民体制在东南亚的扩张,原先的许多嫁妆地之间的界线,就成为分割国家边界的重要依据.

云南傣族、缅甸掸邦、土司制度、政治联姻、嫁妆地

46

C91(社会学)

云南师范大学武友德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泰缅老‘黄金四角’跨流域合作与共生治理体系研究”16ZDA041的支持,谨此致谢!

2020-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9-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思想战线

1001-778X

53-1002/C

46

2020,46(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