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9926.2017.05.020
应用放射核素显像在骨转移癌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分析
骨骼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转移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同时发病率也是高居榜首.骨转移癌通常是基于肿瘤细胞与骨细胞一系列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局部骨细胞代谢改变以及破骨细胞增生等病变,相关事件包括高钙血症、需要放疗的骨痛、容易反复发作的病理性骨折以及周围神经系统受累如脊柱和神经根压迫等[1].乳腺癌是最常导致骨转移癌的恶性肿瘤,其他的还有前列腺癌、肺癌以及甲状腺癌等较常发生.骨相关事件在晚期肿瘤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生概率和频率,研究显示患者每3~6个月便有1次主要的骨骼事件会发生, 增加了临床的治疗难度且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骨转移癌的预后取决于原发肿瘤,但是直接导致肿瘤患者的死亡原因确与骨转移癌及相关事件的治疗关联密切,转移病灶的有效治疗对于原发肿瘤的控制和减轻患者的痛苦至关重要[2].放射性核素药物纯β核素89锶[二氯化锶(89SrCl2)]、可同时发射α粒子和γ粒子的153钐[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钐(153Sm-EDTMP)],还有另外一种亲骨性强的β射线放射性同位素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都能够积聚在肿瘤患者骨转移部位,从而产生局部内照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了2014年5月15日至2015年12月15日在我院治疗的肿瘤患者,客观评价放射核素显像在骨转移癌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现将分析对比结果做如下报告.
应用、放射核素显像、骨转移癌、癌患者、癌早期诊断、治疗过程、晚期肿瘤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事件、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骨细胞、原发肿瘤、乳腺癌、放射性同位素、神经根压迫、放射性核素、转移部位、转移病灶、周围神经
46
R73;R81
2017-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5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