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253-9926.2005.03.002
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细胞癌系列病理改变及其磁共振成像
目的探讨新型1.5T双梯度多通道临床磁共振机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模型肝脏系列病理变化的成像效果,并对该技术的价值及前景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对其中30只实施DEN干预,另外10只作为对照,根据前期实验的病理结果确定该模型干预期为14周,扫描采样时段在第7~20周,其中7~13周为早期,14~20周为晚期.每2周随机抽取干预组大鼠4只、正常组1~2只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3英寸表面线圈,并在控制呼吸伪影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于扫描次日处死动物,选择性分区取样分析了72个结节.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不同阶段的磁共振显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中有4只干预组大鼠意外死亡.干预组26只、对照组10只被完整实施相应的处置.在早、晚期中包含的干预组及对照组大鼠数分别为14、5只和12、5只,在晚期干预组中8只有肝癌结节出现,其直径可达20 mm以上.对这36只进行的磁共振扫描显示,在大鼠的肝癌演进过程中,先后有肝组织中毒性炎症、轻度纤维化、肝再生结节(RN)的形成、肝变异结节(DN)及癌结节(HCC)的出现等改变.对72个不同性质结节的分析显示,在T1WI上HCC以低信号为主(7/11),但部分DN也可以呈低信号(4/18);T2WI可以显示更多的结节,但是对不同类型结节的鉴别价值不大.结论这种模型适合于进行影像学研究,新型1.5T机可以很好显示在病变演进过程的相关病理变化,但对结节定性的价值有限,如果与一些新的成像技术相结合,应该有很好的前景.
磁共振成像、肝肿瘤、动物模型
34
R73;R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503
2005-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