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377.2023.08.008
纳米细菌诱导肾结石形成中肠道草酸降解菌变化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在纳米细菌诱导实验性大鼠肾结石形成过程中,大鼠肠道草酸降解菌的改变及其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30 只 4 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 1 周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NC组):1.2 ml 0.9%氯化钠溶液尾静脉注射+2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干扰组(NBT组):1.2 ml 纳米细菌悬液尾静脉注射+2ml四环素溶液灌胃;纳米细菌组(NB组):1.2 ml纳米细菌悬液尾静脉注射+2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标准饲养 8 周后处死,取双侧肾脏组织行 HE、Pizzolatto's染色,称取 1g回盲部新鲜粪便并提取DNA,使用qPCR法检测产甲酸草酸杆菌(Oxc)、乳杆菌属细菌(Lac)、双歧杆菌属细菌(Bif)和肠杆菌科细菌(Ent)四种主要肠道草酸降解细菌的基因表达量,留取腹主动脉血液及肾脏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分化情况,WB 检测骨桥蛋白(OPN)及Tamm-Horsfall蛋白(THP)两种炎性蛋白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C 组肾小管管腔内未见明显晶体及炎症细胞浸润,NBT组部分肾小管扩张,肾小管管腔内可见不规则晶体及炎症细胞浸润,NB组肾小管明显扩张,肾小管管腔内可见大量不规则晶体,部分连接成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三组大鼠粪便中均检测到四种肠道草酸降解菌,且各肠道草酸降解菌在三组大鼠盲肠中的占比相似,均为 Oxc 最高,约占半数,Lac、Ent 次之,Bif最少,仅占约 1%,三组大鼠粪便中各肠道草酸降解菌占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三组粪便中肠道草酸降解菌的总量有统计学差异,NC 组最高、NB 组次之、NBT 组最低,NC 组与其余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式细胞筛选结果提示三组大鼠血液淋巴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分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 OPN与THP联系紧密,增长趋势具有一致性并且 THP蛋白与CD4+、CD8+T淋巴细胞也具有强相关性.结论:纳米细菌诱导肾结石形成过程中肠道草酸降解菌总量降低,但各肠道草酸降解菌所占比例无明显改变.
肾结石、纳米细菌、草酸代谢、肠道草酸降解菌、骨桥蛋白、Tamm-Horsfall蛋白
52
R692.4(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赣南医学院资金资助项目;赣南医学院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023-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