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西人对黄河的认知及其相关诉求
晚清时期西人颇为关注黄河水灾并产生了相关诉求.先是1855年铜瓦厢改道后,西人在惊诧之余希图加以利用,以在黄河发展航运将贸易深入华北,但因实地调查发现新河道难以通航而放弃.1887年郑州决口后,西人通过密切关注灾情以及清廷的堵口工程,认为黄河确为“中国之忧患”,并将目标转向了介入治河以进行技术转移与资本输出.此后的实地调查较为顺利,但向清廷发出的“合作”诉求遭遇了排拒,仅在器物层面实现了点滴渗透.透过这一过程可见,西人基于自身价值体系盲目自信,不断寻求新途径扩张权益,清廷则基于自身需求予以取舍,并非一味逢迎.中西在晚清水利工程领域的碰撞与交流为考察近代中西关系的一个侧面.
晚清、西人、黄河水灾、发展航运、介入治河
K25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大学青年团队项目
2019-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