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放辟邪侈”释论
孟子答齐宣王问时云:“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页)此段中部分文字,在孟子回答滕文公之问时亦有出现(杨伯峻:《孟子译注》,第89页).以上文句,乃孟子仁政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牵涉到很多问题.现理解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但笔者以为,对于其中“放辟邪侈”四字的传统解释,是有问题的,不全面的.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LS005
2018-03-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