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道教流布探论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83-0214.2004.12.020

三国时期道教流布探论

引用
@@ 一曹魏政权笼络与限制下的道教流布黄巾起义军主力失败后,余部仍在各地坚持斗争,青、徐一带的黄巾军亦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一支拥有武装,又具有宗教信仰的太平道众.他们在与曹操交战时,曾用宗教语言劝曹操说:”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三国志*魏武帝纪>注)对于这样一支强壮的队伍,曹操采取了让其自相火并的办法,将其中精壮者改编为青州兵作为他的强师劲旅,其余的一部分编入屯田户,另一部分徙居邺城.对于收编的青州黄巾道徒,曹操采取了利用限制的政策.<三国志*魏书*于禁传>曰:”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对于散居社会上的方仙道士则将他们集中起来居住,以防止他们”挟奸宄以欺众,行妖隐以惑民”.曹植<辩道论>说:”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郗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本所以集之于魏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挟奸宄以欺众,行妖隐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可见,曹操对道教实行的是利用、限制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不好儒而”好法术”,企图用法术来驾驭包括道教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借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亲眼看到了汉末道教势力的强大,及其在社会上所具有的潜在影响.

三国时期、曹操、道教、三国志、青州兵、宗教语言、宗教信仰、政治统治、限制政策、统治基础、潜在影响、黄巾起义、魏武帝、屯田户、黄巾军、中黄、政权、战时、用法、邺城

K24;H3

2004-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2-11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史学月刊

0583-0214

41-1016/K

2004,(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