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提前相遇"与"互相封锁"——证据开示有关问题的探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1500.2002.02.003

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提前相遇"与"互相封锁"——证据开示有关问题的探讨

引用
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虽将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到审查起诉阶段,但在令人欣喜的表象后,却隐藏着更激烈的控辩矛盾.这是因为依照刑诉法第36条、150条的规定,辩护律师在控辩双方"提前相遇"的审查起诉阶段只能查阅、摘抄、复制有关的诉讼文书、技术鉴定性材料;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指控犯罪事实的材料.导致了其阅卷范围的实际缩小,使我国本来就略显"苍白"的辩护制度更加无力.同时,我国法律中也未有要求辩方向控方开示证据的任何规定.实践中,控辩双方往往从各自诉讼利益角度出发,在开庭前都尽可能让对方少知道自己对案情的掌握程度,这种控辩双方证据信息的"互相封锁",使对抗制庭审模式的实际效能大打折扣,不能满足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需要.在我国设立符合国情特色的"证据开示"制度,对于保障案件的审判质量,推进审判方式改革,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节省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等方面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提前相遇、互相封锁、证据开示

D9(法律)

2006-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2-19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