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学会通思想探研
“会通”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周易·系辞》中,用以表明卦爻之会合变通.经过两汉至魏晋隋唐时期学者们的阐释和运用,其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执一”与“折中”的观念.随着会通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史家会通的史学意识也开始萌生,在早期的史书编纂和历史评论中都有所体现.到了宋代,理学的发展促进了会通思想的深化,会通成为历史撰述的思想主旨,由此被正式纳入史学思想的范畴.明清时期,胡应麟、黄宗羲、章学诚等史家在继承和系统总结前人史学会通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会通之义的“一”与“中”的关系,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哲理化发展.中国古代史学会通思想是对传统通史撰述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中国古代史学注重历史撰述的客观性、史学认识的通识性以及突出史家独断之学等特点.
会通、会合变通、执一、折中、独断之学
K092(史学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JJD770007
2020-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