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臭氧低值中心特征及成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478/j.cnki.2096-2347.2019.01.07

青藏高原臭氧低值中心特征及成因分析

引用
使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臭氧与风场资料,采用后向轨迹模型对青藏高原区域对流层3个层次(450 hPa,250 hPa,150 hPa)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1)青藏高原常年存在臭氧低值区,第一类出现在5~11月,臭氧低值中心显著;第二类出现在12月至次年4月,为浅薄的臭氧低谷,臭氧低值区范围与青藏高原海拔超过3 km地形相对应.(2)水平方向上青藏高原低层450 hPa气流源地主要为高原西侧同纬度地区,250 hPa主要来源为高原西侧及南侧地区,150 hPa主要来源为高原南侧;垂直方向上,青藏高原气流存在显著抬升.(3)受低纬度低层气流对臭氧浓度输送及高山地形的推挤和强迫抬升影响,青藏高原较同纬度其他地区臭氧浓度低,臭氧柱缩短,青藏高原臭氧出现静力亏损,为青藏高原臭氧低值区形成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对流层、臭氧低值、后向轨迹、静力亏损

4

P421.33;X16(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072,41365007;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1FA031

2019-03-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7-55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