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质量的差异性
基于沂蒙山区祊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建立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利用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研究了该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明显.林地的土壤容重最小,砂粒含量最少,黏粒含量最多,土壤含水量较高,而园地正好相反;耕地土壤容重较大,砂粒和黏粒含量都较少,土壤含水量最高,而草地正好相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著.土壤pH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含量均较高,而速效磷含量均较低;林地的土壤全磷含量最低而速效钾含量最高,草地正好相反;耕地和园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含量均较低,而全磷、速效磷含量较高,耕地的速效钾含量较高而园地的最低;研究区域耕地和园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处于相对缺乏状态.(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质量指数为SQI林地(0.64)>SQI草地(0.51)>SQI耕地(0.35)>SQI园地(0.23),土壤全氮含量是限制研究区域耕地、园地土壤质量的关键因素.(4)由土壤容重、砂粒含量、全氮含量构成的最小数据集(MDS)能够替代全量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评价研究区域土壤质量.
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沂蒙山区
51
S152;S153(土壤学)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水土保持学会重点领域创新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