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发展和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定与肥大细胞和白细胞介数-8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根据癌巢内肥大细胞、癌旁交界区的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及白介素-8的表达情况,确定和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标本,通过病理的免疫组化方法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超敏试剂盒检测,确定癌巢内和癌旁交界区的肥大细胞数量变化和白介素-8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8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浸润深度与巢内的肥大细胞记数(M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2,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5),但淋巴结转移的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0.05);与有无远处脏器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4,P>0.05);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P<0.05);黏液腺癌和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5,P<0.05).交界区的MCC与癌巢内M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4,P<0.05),但交界区的MCC病理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43,P>0.05);黏液腺癌与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2,P<0.05);低分化腺癌与高中分化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3,P<0.05).80例结直肠癌IL-8表达阳性44例(55%),评分(1.89±1.76)分.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IL-8阳性表达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未转移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7,P<0.05);黏液腺癌与腺癌IL-8表达阳性率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3,P<0.05));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分化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54,1.965,0.984,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恶性程度越高,癌巢内肥大细胞(MC)数量越多,预后越差,同时MC在癌周围聚集,去抑制的生长和扩散.IL-8是一种趋化因子,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IL-8表达率越高,MC聚集越多,IL-8可能具有促进癌巢内血管生成以及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等作用.
结直肠癌、癌巢、癌旁交界区、肥大细胞、白细胞介素-8
29
R735.3(肿瘤学)
2020-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75-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