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水印”—学习“木版水印”技艺得到的启迪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丝网“水印”—学习“木版水印”技艺得到的启迪

引用
@@每当国内外宾客来到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传统版画“木版水印”工作室——“紫竹斋”参观时,都会被厅堂上陈列的“木版水印”复制品——潘天寿先生的《雁荡山花》及其它陈列品所吸引(题图)。这几张由我国传统“木版水印”技艺印制的作品,其苍劲笔力、淋漓墨色,常使人误认为是原作。由于这些复制印刷品采用了与原作完全相同的宣纸,并施印以与原作同类的墨料和颜料,其间挑剔不出现代印刷制版四色加网套色等技术的痕迹,也解析不出现代高分子化学研制出的油墨色泽,故常使人真假难辨,我国传统版画“木版水印”的精湛技艺正在于此。 “木版水印”技术发源于中国,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二项——印刷术和造纸术就与它有关联。隋、唐时,单色的木刻画已很盛行,其中一幅刻有唐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制的《金刚经》扉页图,被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中,为世人公认为是现存世上最早、最精美的木版画。宋、元、明、清历代,对木版画印刷技艺都有推进,明代时多彩套色木版印,在那时称为“版”,也日臻成熟,当时出版的《十竹斋书画谱》彩色套印木版画画册是其佼佼者。近代,我国相继有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苏州“桃花坞”等画社成立,他们除了经营文房四宝和书画艺术品之外,还组织艺人制作并出售“木版水印”艺术品。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紫竹斋”是我国高等学府中唯一以科研、教学为宗旨而设立的工作室,它在吸纳、传承、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拓展该领域学术含量方面责无旁贷。 由于笔者在学习、工作场所上的便利性,有更多的机会从丝网印刷的视角去探研“木版水印”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并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为了向关注这一课题的网印界同仁们介绍得明白,本文还得先从“木版水印”的概况说起。

丝网印刷、水印、学习、木版画、印刷制版、中国、书画艺术品、美术学、技艺、工作室、启迪和借鉴、高分子化学、学院版画、学术含量、文化瑰宝、文房四宝、套色、四大发明、墨色、技术

J22;J20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1-2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丝网印刷

1002-4867

11-2348/TS

2000,(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