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6737.2001.02.012
齿状回突触后电位和群峰电位的负相关现象
考察大鼠静卧状态下,相同强度刺激信号作用于前穿质通道时,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诱发场电位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群峰电位PS之间的一种负相关变化关系,即EPSP斜率减小时,PS幅值增加.采用同时记录齿状回诱发电位和大脑皮层ECoG电位的方法,分析诱发电位各成份和ECoG功率谱密度之间的关系,可见ECoG出现低频高幅慢波时,与ECoG出现高频低幅快波时比较,齿状回诱发响应的PS幅值较大,而EPSP斜率较小.这可能是因为: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励系统通过丘脑-皮层回路使ECoG去同步化(出现低幅快波ECoG)时,同时也通过另一途径,即隔-海马连接,激活了作用于齿状回颗粒细胞胞体的抑制性神经通路,使得颗粒细胞兴奋性降低,从而使反应动作电位总和的PS幅值减小.在麻醉剂乌拉坦作用下,EPSP和PS的负相关变化减小或消失.这种负相关现象对于研究海马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齿状回、诱发场电位、负相关变化、皮层脑电、乌拉坦
17
R338(人体生理学)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9-929-04-0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8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