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0-3282.2004.02.003

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引用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自己"与"非己"识别对入侵物的识别是免疫防御的起始,最终引发效应物反应系统,包括吞噬作用、包被作用、激活蛋白酶级联反应和黑化作用以及诱导抗菌肽的合成等,从而清除或消灭入侵物.研究证明,这种"非己"识别是因为存在某些特异性的、可溶的或与细胞膜结合的模式识别受体,可以识别或结合微生物表面保守的、而在宿主中又不存在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模式识别受体通过对病原相关分子的识别启动先天免疫防御.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已经在无脊椎动物中确定了多种模式识别受体,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含硫酯键蛋白、革兰氏阴性菌结合蛋白、清除受体、C型凝集素、硫依赖型凝集素、Toll样受体和血素等,并对其性质和功能进行了研究.

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31

R392.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G1999012007;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1 AA621120,2002AA629090;欧盟第五框架规划项目ICA4CT200110023;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基金GG-180-2501001-19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09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20020422052

2004-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2-11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00-3282

11-2161/Q

31

2004,3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