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0-3282.2003.04.020
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过程的在体内源光信号成像
皮层扩散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是研究偏头痛、脑梗塞等疾病的一种重要病理模型.而CSD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皮层血液动力学变化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利用高分辨的内源光信号成像技术,在体观测了大鼠CSD产生和发展过程中540 nm及660 nm波长皮层反射内源光信号变化的时空动力学特征,分析讨论了引起这一内源光信号变化可能的内在生理机制.实验结果显示,CSD诱发的内源光信号变化呈现多时相的特点,其传播由刺激中心以同心圆的样式向周围扩散,速度约为(3.7±0.4) mm/min.对于540 nm,CSD引起了皮层反射光强的降低[幅度(-2.1±1.2)%, 持续时程(16.2±3.8)s],升高 [幅度(2.9±1.6)%, 持续时程(13.8±2.2)s],再降低 [幅度(-14.2±4.5)%, 持续时程(40.6±8.4)s]和再升高持续时程[(146.2±40.3)s],同时观测到软脑膜动脉的大幅度舒张,血管管径变化峰值增大了(69.2±26.1)%.而对于660 nm, 内源光信号变化的时间特性在皮质区主要表现为反射光强的增大[幅度(3.8±0.6)%, 持续时程(17.9±5.1)s],减小[幅度(-3.0±1.7)%, 持续时程(43.3±6.4)s]和稍后持续缓慢的光强增加.
皮层扩散性抑制、光学成像、内源信号、大鼠
30
Q63(生物光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0255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2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1CCA04100
2003-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