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5972.2020.03.007
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术后早期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椎间融合器作为植入物在下颈椎骨折脱位行颈椎前路手术后的早期稳定性.方法 统计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单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均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术前术后颈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术前术后植骨愈合后颈椎在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颈椎前凸角、椎体后缘移位情况)及水平位(椎体高度)的稳定性.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术前,术后颈椎在冠状位稳定性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位及水平位稳定性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植骨愈合前后,颈椎在冠状位及水平位稳定性稍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位稳定性稍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稳定性研究需从椎体矢状位、水平位及冠状位3个方向着眼.颈椎压缩性骨折或撕脱性骨折伴脱位患者可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固定.椎间融合器在术后早期恢复中存在椎体下沉及矢状位移位问题,需引起重视.
下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稳定性、颈椎前路手术、椎间融合器
17
R683.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宝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科研立项课题2015-10
2020-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