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内鸟类分布及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7520/biods.202216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内鸟类分布及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

引用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迅速扩张引起土地利用类型的剧烈转变,这对当地物种的栖息地、物种分布区乃至区域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了影响.本研究基于82种鸟类的分布数据和15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及等效连接面积(the equivalent connected area,ECA)指数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鸟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连通性.结果表明:2000-2015年,大湾区林地、水体、耕地等用地类型分别减少3.22%、0.97%和23.19%,草地、建设用地、裸地与滩涂用地类型分别增加33.95%、80.34%和453.52%.30种以森林、农田为主要栖息生境的鸟类分布区面积减少,52种常见的城市鸟类及各类水鸟分布面积增加,鸟类分布面积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此外,鸟类栖息地连接度表现出与分布区相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对4种分布面积变化最大的鸟类的分析结果显示,乌鹃(Surniculus lugubris)与栗耳凤鹛(Yuhina castaniceps)分布面积及栖息地连通性随城市化进程(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源距离和干扰距离等的变化)而下降,而牛背鹭(Bubulcus ibis)与苍鹭(Ardea cinerea)的分布面积及栖息地连通性则随城市化进程而上升.此外栖息地斑块面积的增加也显著提高了栖息地的连通性.因此建议对城市化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境质量变化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构建鸟类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从而维持大湾区区域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连通性、MaxEnt模型、鸟类分布、栖息地斑块、土地利用变化、粤港澳大湾区

31

Q959.7;X176;S718.54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林业厅-广东动物志项目;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监测;分析与研究——鸟类监测项目

2023-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68-8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物多样性

1005-0094

11-3247/Q

31

2023,31(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