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记–重捕模型开展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种群监测的方法及案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7520/biods.2018194

基于标记–重捕模型开展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种群监测的方法及案例

引用
红外相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革新, 特别是基于标记–重捕模型框架通过非损伤取样方式对物种数量和密度等种群参数的可靠估计, 为保护濒危物种和评估保护成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对于身体上具有独特天然标记的动物(如多数猫科动物), 可依据红外相机拍摄身体上的独特斑点或条纹鉴别个体, 再运用标记–重捕模型, 估计动物种群数量、密度等参数.本文概述了标记–重捕模型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国内外的应用, 特别是近年来发展出的空间标记–重捕模型.总结了从相机布设到数据分析的具体流程、操作原则, 并以青城山家猫为实例, 展示了应用红外相机数据通过空间标记–重捕模型估计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基本步骤.最后展望了该模型在种群动态、景观廊道设计、资源选择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红外相机、标记—重捕、数据分析、密度估计

27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50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469;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兽类多样性监测网运行经费;2017年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

2019-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57-26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物多样性

1005-0094

11-3247/Q

27

2019,2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