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7520/biods.2017193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引用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邛崃山脉东南坡,地处邛崃山自然保护区群的核心地带.2014-2016年,我们在卧龙保护区内使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大中型兽类与鸟类的本底调查.经过10,961个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完成有效调查位点83个,覆盖58个公里网格.共鉴定出分属6目15科的32种野生兽类和4种家畜,探测数总计2,095次,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5、1 1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易危(VU)、近危(NT)的动物分别有4、6、4种.野生兽类中,食肉目物种数最多,共6科16种,其次为偶蹄目(4科8种)和啮齿目(2科5种).偶蹄目是有效拍摄数最多的类群(占总探测数的63.33%),其次为食肉目(20.01%)和啮齿目(5.73%).食肉目中相对多度最高的物种是猪獾(Arctonyx collaris,RAI=12.23),偶蹄目中最高的物种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32.21).记录到雪豹(Panthera uncia)、狼(Canis lupus)、豺(Cuon alpinus)3种大中型顶级食肉兽类.鸟类探测数655次,鉴定出分属5目18科的59种鸟类,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有3、9种,保护区新记录鸟类4种.鸡形目是探测数最高的类群,占全部鸟类探测数的56.76%.本次调查了解了区内兽类和鸟类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相对多度,提供了区内大中型兽类和鸟类群落的初步本底信息,为后续的保护管理规划和长期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指导.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编目、红外相机、野生动物监测

25

TH7;V47

中国科学院西南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产业开发策略Y5213G1001;环境保护部多样性保护专项MM-2016-026

2017-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131-11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物多样性

1005-0094

11-3247/Q

25

2017,25(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