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7520/biods.2015104

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引用
目前国际上自然保护地的资金投入规模远远低于实际需求,未来融资机制需要创新,包括吸引和利用外部 资金、鼓励自行经营创收、基于保护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交易收费等,其中鼓励创收主要指的是财政手段(例如生态税)、收益共享机制、管理成本共担机制、金融交易(例如碳排放交易)等.政治领域的制度规范、经济领域的市场、价格政策等都会影响保护地的融资机制,保护地未来的融资机制将更多地依赖于财政、金融、市场、贸易相互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手段.我国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资金规模太小,支出结构不合理、缺乏周边社区补偿和收益共享机制等问题.为此,作者提出以下建议:(1)确保中央财政承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管理经费;(2)在充分发挥生态旅游服务付费、资源使用付费等传统产品(服务)收费型融资手段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森林碳汇交易和保护区绿色产品认证等新的市场交易型融资渠道;(3)利用境外资金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能力建设;(4)积极争取国内不同社会团体的资金支持,条件允许的保护区可通过多方联合治理模式建立管理成本共担机制以及与周边社区的收益共享机制.(5)在资金使用方面,在保障保护区工作人员基本薪酬福利的前提下,将剩余资金包括经营收入优先用于核心保护业务的投资上,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

融资机制、融资渠道、资金的使用和分配

23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生态产品的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13&ZD045

201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95-70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物多样性

1005-0094

11-3247/Q

23

2015,2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