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片段化栖息地地栖哺乳动物的红外相机监测及最小监测时长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003.2014.14176

千岛湖片段化栖息地地栖哺乳动物的红外相机监测及最小监测时长

引用
作为典型的陆桥岛屿,千岛湖成为检验栖息地片段化理论的自然研究平台.2011年5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我们在千岛湖32个岛屿和1个大陆对照样点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对千岛湖体型较大的地栖兽类及其最小监测时长进行了监测和研究.在27,798个相机日的监测中,共获得动物影像照片23,639张,照片清晰、可进行物种鉴定的有2,414张,占照片总数的10.2%;其中体型较大的地栖兽类独立照片988张,识别为9个物种:穿山甲(Man ispentadactyla)、黄麂(Muntiacus reevesi)、野猪(Susscrofa)、华南兔(Lepus sinensis)、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n)、猪獾Arctonyx collaris)、鼬獾(Melogale moschata)、花面狸(Paguma larvata)和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平均独立照片拍摄率为40.9%.种-面积曲线研究表明,岛屿上的地栖兽类物种丰富度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大,曲线的z值为0.27.大岛(>10 ha)中,最小监测时长随面积增加而增加,而小岛没有明显趋势;最小监测时长随隔离度增加而减小,但关系不显著(d.f.=20,F=3.067,P=0.095),表明建湖后栖息地的片段化与岛屿化导致了一些对面积或栖息地较为敏感的大型兽类在小岛屿上的局部灭绝.因此,我们建议对于面积较大的片段化栖息地,红外相机应保证较长的最小监测时长,而面积较小的片段化栖息地在监测中应根据隔离度、基质性质、物种种类适时调整调查强度,以完整反映当地物种实际情况.

片段化栖息地、岛屿生物地理学、陆桥岛屿、地栖兽类、监测

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2325、312101039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1354和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2C32012

2015-0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64-77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物多样性

1005-0094

11-3247/Q

22

2014,22(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