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板栗自然居群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中国板栗自然居群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

引用
采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28个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在849个个体上扩增得到128个等位基因,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6.中国板栗居群的平均预期杂合度(H<,E>)为0.678,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590.华中地区的中国板栗居群遗传多样性最高(A=8.112,H<,E>=0.705,H<,O>=0.618),其次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而西南地区遗传多样性最低(A=6.611,H<,E>=0.640,H<,O>=0.559).基于无限等位基因模型(IAM)和基于逐步突变模型(SMM)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F<,ST>=0.120和R<,ST>=0.208.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中国板栗野生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87.16%).Mantel检测揭示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基因流不是主导中国板栗居群遗传结构的关键因素.华中地区(尤其是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板栗遗传多样性的现代分布中心,因而应该得到优先保护,同时该区域的野生板栗居群可优先作为栽培板栗遗传育种的材料和基因库.

Castanea mollissima、种质资源、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

17

S68;S51

周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219;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2-YW-N-061

2009-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296-30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物多样性

1005-0094

11-3247/Q

17

2009,17(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