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因子-κB水平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41/j.cnki.pmb.2019.22.008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因子-κB水平的影响

引用
目的: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75例)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K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SF-36量表评分的变化,并发症(内漏、动脉栓塞、左上肢乏力、支架后移等)发生情况,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NF-κB、IL-1β、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APACHE Ⅱ与SF-36量表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发生率为5.33%,病死率为1.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33%、21.33%、10.67%,P<0.05).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能显著提高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并发痘与再治疗发生率,改善其病情,可能降低VEGF、NF-κB水平有关.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核因子-Κb

19

R543.1(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军军医大学成果培育计划项目;西京医院高新技术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49SF/YX052

2020-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243-4246,42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1673-6273

23-1544/R

19

2019,19(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