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41/j.cnki.pmb.2016.12.016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

引用
目的:观察P物质(SubstanceP,SP)在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脊髓中表达的变化,探讨电针镇痛的机制是否与脊髓背角中SP表达的变化有关.方法:选择32只雄性、体重180-200 g的SD大鼠,并将其随机均分为4组(n=8).空白组(Con组)为正常痛阈值大鼠;假电针组(CCI+A组)在损伤的坐骨神经旁置入电针,但无电流刺激;2Hz组和100Hz组分别给予相应频率电流刺激30 min.在实验开始前和术后1、4、7、14、20、22天记录大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Latency,P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SP的表达.结果:术后20天,电针治疗后,100 Hz组和2 Hz组PWT分别为(7.33± 1.42)g和(7.80± 1.42)g,均显著高于假电针组(2.60± 1.4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Hz组在术后20天后和2Hz组在术后14天后PWL值均显著高于假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2Hz组和100Hz组大鼠脊髓背角中P物质阳性细胞显著低于假电针组(P<0.05).结论:坐骨神经旁电针刺激能够显著减轻CCI模型大鼠热痛觉及机械痛觉过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SP的表达有关.

P物质、电针、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脊髓背角

16

Q95-3;R745.42;R245(动物学)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2011-093

2016-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267-227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1673-6273

23-1544/R

16

2016,16(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