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个体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241/j.cnki.pmb.2014.20.001

不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个体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研究

引用
目的:肠道微生物能够帮助宿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对宿主的健康生长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然而,细菌性疾病的频发造成大规模的鱼类死亡.此外,许多大菱鲆致病菌也被证实是人类潜在的致病菌.因此鉴定成年养殖大菱鲆肠道中所包含的核心菌群,并筛选可能与大菱鲆或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细菌尤为重要.方法:构建三个大菱鲆个体肠道16S rRNA文库,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三个大菱鲆个体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共得到758个阳性克隆,16个OTU类型.分类分析显示,变形菌门在大菱鲆肠道中占优势地位.进一步将细菌按属来分类显示,弧菌属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95.3%.韦恩图显示大菱鲆三个个体共有的OTU类型数量为3,分别占三个大菱鲆个体肠道文库中阳性克隆总数的94.9%、96.7%以及93.5%.分类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属于条件致病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结论:大菱鲆的核心肠道菌群为弧菌属,它的主要成员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创伤弧菌对大菱鲆及人类的健康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过监控这些弧菌种类的浓度变化能够及时对养殖环境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温度、水质等因素,这为预防大菱鲆细菌性疾病,保证人类健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大菱鲆、肠道微生物、16S rRNA、RFLP

14

R378;Q93-33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2014-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801-380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1673-6273

23-1544/R

14

2014,14(2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