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致兔ARDS模型长期效果的多因素析评
目的:研究油酸致ARDS模型对疾病的长期模拟效果,并探讨内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经左侧耳缘静脉按油酸0.1 ml/kg的剂量缓慢注入,观察动物呼吸、心率变化,测定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于注射油酸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以及72小时处死动物,收集静脉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H-E染色镜下观察肺部病理改变,计算肺组织含水量以判断肺损伤程度.结果:①所有模型动物在6小时内均出现ARDS表现.②6h组、24h组以及48h组氧合指数(PaO2/FiO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符合ARDS诊断标准.72h组氧合指数(PaO2/FiO2)虽然也明显降低,但未达到ARDS的诊断标准.③血浆中TNF-α与IL-6明显升高(P<0.05),于致伤后72小时后有所恢复,但仍高于正常.BALF中TNF-α也出现相同变化趋势,而IL-6则在试验期间持续高表达.④镜下可见两肺充血、出血,肺泡及肺间质水肿,透明膜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终末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双肺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免静脉注射油酸48小时内可以稳定模拟ARDS病理生理状态和临床表现,72小时后该模型部分指标恢复,很可能与中性粒细胞活性降低以及免本身代偿有关.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油酸、炎症因子
10
Q95-3;R563(动物学)
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08G103
2011-05-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637-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