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92/j.1000-4890.202106.004
亚热带典型人工林凋落物地表和空中分解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数量和光谱特征
以江西亚热带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空中和地表分解150和360 d的叶片凋落物,通过模拟淋溶试验探究分解位置对凋落物来源的溶解性有机质(DOM)数量、C∶N∶P化学计量比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解150 d后,除木荷外,地表分解的枫香、马尾松和湿地松凋落物溶解性有机碳(DOC)产量显著高于空中分解的凋落物,但分解360 d后,分解位置对凋落物源DOC产量的影响因树种而异;(2)所有树种空中分解150 d的凋落物浸提液中C∶N、C∶P和N∶P比均高于地表分解的凋落物,但在分解360 d后,分解位置对C∶N∶P化学计量比的影响随着凋落物类型的变化而变化;(3)分解150 d后,与地表分解的凋落物相比,空中分解的凋落物淋溶液中的SUVA254、SUVA280和SUVA350值较低,而S275-295和S350-400值较高,即DOM芳香化程度和分子质量较低;分解360 d后,阔叶树种(枫香和木荷)维持这种空间变化趋势,而针叶树种(马尾松和湿地松)则呈现相反的格局.综上,分解位置是影响亚热带人工林植物凋落物来源DOM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其调控格局受凋落物类型和分解阶段的影响.
芳香化程度、分解位置、分解阶段、化学计量特征、淋溶
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双千计划"
2021-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99-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