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92/j.1000-4890.202009.029
对虾生长不同阶段虾塘水体细菌和古菌的动态特征
微生物是对虾养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与对虾的健康和品质息息相关.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Miseq高通量测序手段对南美白对虾生长不同阶段(初期/5月、中期/6-7月、末期/8月)虾塘水体细菌和古菌的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对水质变化的响应.结果 表明:随着投喂量的增加,水体碳和营养盐(氮、磷、硅)逐渐累积,铵氮含量在7、8月达到8.17 mg·L-1,水体溶氧2.92 mg·L-1,pH下降到6.66,氧化还原电位ORP低至29.10 mV;细菌丰度(1.67× 108~3.91×109 copies·mL-1)较古菌(3.08× 105~2.77× 107 copies·mL-1)高出两个数量级,二者在5-7月相对平稳,8月显著增加(ANOVA test,P<O.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细菌和古菌丰度与营养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养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演替,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始终占优势(平均占比为27.93%),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和放线菌未定科(Actinomycetales)在养殖中期比例较高,腐败螺旋菌科(Saprospiraceae)比例先降低后升高,而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比例在7、8月明显降低,从初期的5.61%降低到约1%;DHVEG-6是最优势的古菌类群(总体平均67.17%),其比例在养殖后期甚至达到90%,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 Nitrosopumilus比例在养殖后期迅速下降,从5月的29%下降到8月的4.5%;水体细菌和古菌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虾塘微生态平衡.研究结果可为虾塘高密度养殖的举措优化、疾病防控及产量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虾塘、养殖水体、细菌、古菌、动态演替
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20-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3057-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