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92/j.1000-4890.202006.004
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和拉关木在海南东寨港的人工种植与自然扩散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主要的外来红树植物引种驯化基地,于1985年和1999年分别从孟加拉国和墨西哥引入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此后这两个种又从此基地向我国其他沿海湿地再引种,目前已在该岛及华南多处湿地成林,并引发了可能产生对乡土红树植物群落不利影响的担忧.为此,本研究于2019年7月对我国最早引入和种植无瓣海桑和拉关木的东寨港进行这两个种的人工种植与自然扩散的调查,分析它们的扩散路径和扩散趋势,以期为红树林湿地外来植物的管控提供参考.调查结果显示:无瓣海桑人工种植面积为40.56 hm2,主要在试验区和核心区;自然扩散面积40.12 hm2,大部分零散分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由于种植次数多、种植地点分散,扩散路径难以判断.拉关木人工种植面积为6.23 hm2,主要在保护水域和试验区;扩散面积0.53 hm2,主要在缓冲区;拉关木已形成的3个主要扩散区在相对集中的种植区外围,可推断其个体呈辐射状向外扩散,扩散的直线距离达3~5 km.扩散区有众多的幼苗个体,显示数量还存在爆发的趋势.两个外来种均扩散进入土著红树植物群落并与之共同生长,形成混生群落.外来种将来是否会对乡土红树群落造成不利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外来红树、引种、自然扩散、群落特征、湿地管理
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项目资助
2020-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778-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