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菊头蝠的栖息生态特征及种群保护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5846/stxb202011162947

中华菊头蝠的栖息生态特征及种群保护

引用
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ricus)主要分布于我国境内,属于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保护价值.近年,在湘西州境内的16个溶洞中对其栖息生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共记录到其个体12942只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蝠是该区域溶洞中的居留型优势蝠种,具有集群冬眠的习性.每年的9月中下旬开始逐步聚群冬眠,翌年的3月底开始苏醒,其夏季的繁育场所非常隐蔽,通常位于人无法进入的洞段或人迹罕至的洞穴.总体上,其栖点主要集中于距洞口 150-200 m(91.60%)的洞段,离地高度6-10 m(91.75%),多以"双足悬挂"的栖姿将身体悬空倒挂于洞道的顶壁.其体温与栖点温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具有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0.8886).其栖点安全性春夏季高,秋冬季中等偏低.中华菊头蝠作为该区域洞栖性蝙蝠的优势种,在维持洞穴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洞穴生态系统中蝙蝠伞护性的研究有助于洞穴生态保护教育及对蝙蝠种群的保护实践.

中华菊头蝠、栖息生态、洞栖性蝙蝠、生态保护、翼手目、溶洞、湘西州

42

Q959.708;S863;S96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托子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5079-508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生态学报

1000-0933

11-2031/Q

42

2022,42(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