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SIR模型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分析评价——以湘江源头为例
结合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将欧洲环境局的DPSIR环境管理模型引入到其生态文明建设分析评价当中,阐述了其分析评价的四个核心要点,并据此从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社会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40个指标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湘江源头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粗糙集理论和方法,就其生态文明建设展开分析评价,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结果 表明:一是DPSIR模型能够很好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信息,模型显示,可通过增强“驱动力”、降低“压力”、优化“状态”、妥对“影响”、全面“响应”等途径来增强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二是从指标权重和研究的结果来看,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正向影响且权重较大的指标,要重视其正向影响并积极推动其效应最大化,对一些制约或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负向指标,要严格做好控制工作并减少其影响效应.三是研究得出湘江源头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宁远、江华和蓝山三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生态社会、经济和制度的“驱动力”持续增强,生态资源和环境“状态”不断改善,生态社会和经济“影响”逐渐合妥,生态社会、经济和环境“响应”全面迅速,但经济转型、资源和环境“压力”仍然亟待降低.建议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的要求着手,对照目标,弥补差距,推动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DPSIR模型、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湘江源头区域
40
F275;F303.3;F12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重点项目
2020-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5081-5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