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岷江中下游地区植被NPP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作为反映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论文以岷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5年MODIS NPP数据,结合同年期海拔、气温、降水、土地利用类型等,运用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诊断植被NPP分布的主要驱动力,并揭示了不同时段的驱动力决定力的变化.结果 表明:(1)2000-2015年岷江中下游植被NPP平均值为513.93gC/m2;植被年均NPP最大值出现在2000年石棉县北部硗碛藏族乡的林地分布区,为1876gC/m2,最小值出现在2005年五通桥区中部竹根镇的平原旱地分布区,最小值为26.98gC/m2;植被NPP具有较强的时空分异性,NPP总量变化除了受NPP强度影响外,植被覆盖总面积是其另外主要的影响因素.(2)影响植被NPP分布的主导因素包括气温、海拔、土地利用等,各因素对NPP分布的决定力存在明显差异.(3)不同时间植被NPP空间分布的驱动力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其变化受人类扰动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刻画岷江中下游植被NPP时空演变,并揭示其主要驱动力,可为研究区生态安全预警和生态补偿提供数据支撑和辅助决策.
植被NPP时空格局演变、驱动力、主导因素、地理探测器、岷江中下游地区
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8XJA630005;四川省社科项目SC18B095
2019-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621-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