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生态分区及概况
黄土高原地域广阔,水土流失区域差异显著.为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评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模式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的成效性,需要对黄土高原进行区域划分.依据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模式的区域性特征及差异,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县级行政界,对其进行合并,进行生态分区的划分,并分别统计其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特征及水土流失现状,以期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和模式的改良优化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分为黄土高塬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地和农灌区,土石山区及河谷平原区.其中黄土高塬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别划分为两个副区.(2)黄土高原的气候、植被、水土流失具有明显的分区差异.降水和植被覆盖度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降水量大的分区,植被覆盖度也高.在年际变化方面,丘陵沟壑区B2副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他分区呈减小趋势,变化均不显著.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和各生态分区的植被覆盖度均逐渐增加,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增加量最大.各分区的面平均气温均呈非显著增加趋势,90年代以来增温明显.(3)1970年以来,黄土高原侵蚀产沙强度减弱趋势显著,至2002-2015年,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在0.13-3924 t km-2 a-1之间,侵蚀强度最大为中度侵蚀(2500-5000 t km-2 a-1),但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第二高塬沟壑区的泾河流域.
黄土高原、生态分区、气候、地形、植被、水土流失
39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KFJ-STS-ZDTP-03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3
2019-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7389-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