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农作物叶保卫细胞形态特征对不同入侵地土荆芥挥发物胁迫的响应
选择两个环境条件差异明显的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入侵地(四川成都和贵州安顺)为对象,以其入侵农田中6种农作物为受体,分析了两地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α-萜品烯和对伞花素对叶表皮保卫细胞活性和核结构的影响差异.结果 表明:两地挥发油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均为α-萜品烯和对伞花素,成都植株二者的含量分别为21.07%和25.88%,安顺的分别为42.11%和24.04%;经挥发油、对伞花素、α-萜品烯、对伞花素+α-萜品烯处理后,保卫细胞活性下降,细胞核形态发生变化,除个别低剂量组(2μL)对保卫细胞无显著毒性外,各处理组毒性效应随处理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当剂量为10 μL时毒性效应最大,保卫细胞的最高死亡率达到93.85%,最高核畸变率达到81.16%;6种农作物保卫细胞对土荆芥挥发物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豌豆(Pisum sativum Linn.)、蚕豆(Vicia fabaL.)、韭(Allium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细胞毒性表现为安顺挥发油大于成都挥发油、α-萜品烯大于对伞花素,对伞花素+α-萜品烯混合物的细胞毒性与α-萜品烯所占比例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土荆芥挥发物破坏了保卫细胞结构.入侵地环境较差时,土荆芥增加释放细胞毒性较大的化感物质.
土荆芥、环境差异、化感胁迫、保卫细胞、细胞毒性
39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17JY0017;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370549;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6ZB0058;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SCYZ201410
2019-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517-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