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垦殖及自然恢复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为量化垦殖对我国东北沼泽湿地的影响程度,于2015年6月基于Illumina Miseq PE300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黑龙江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沼泽、耕地、退耕湿地的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高变区域进行测序,并分析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与垦殖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获得358737条修剪序列且被划分为36个已知的菌门,在11个主要的土壤细菌门类中(相对丰度>1%),芽单胞菌门(P<0.01)、拟杆菌门(P<0.01)、厚壁菌门(P<0.01)和绿菌门(P<0.01)在不同生境类型样地差异显著,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耕地、退耕湿地、原始沼泽.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可以证明,长期的耕作,特别是旱田耕作对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产生显著的影响,土壤pH、含水量、全碳、有机碳、可溶有机碳、碱解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对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产生影响.总之,研究结果发现自然恢复可以显著促进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恢复,但是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一旦被垦殖干扰改变将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强调了有效地利用土壤细菌群落对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沼泽、垦殖、土壤细菌、α多样性、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36
X17;P94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C2014C02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5ZX07201-008-03
2017-0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412-7421